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汾阳十八问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将学人对师家之问话分类为十八种,禅林间称为汾阳十八问。汾阳,位于山西太原西南之汾州,为汾州之首邑,城中有太子院,善昭住此宏扬禅法,故禅林又以‘汾阳’指称善昭。十八问即:(一)请益,又作请益问。乃学人向师家直接请求指导之问法。(二)呈解,又作呈解问。即学人呈示自己之见解而请求师家提撕之法。(三)察辨,又作察辨问。即学人提出难辨之点而请师家勘辨之法。(四)投机,又作投机问。学人将自己之境界照实提出请示之法。(五)偏僻,又作偏辟、偏僻问。学人建立偏于一端之见解,以之质问师家之法。偏,偏于一边之意;辟,紧逼之意。意指偏于一端而又急迫地对师家进问之法。(六)心行,又作心行问。即学人针对修行之事乞求提撕之法。(七)探拔,又作探拔问。即学人探求其他见处深浅之问法。(八)不会,又作不会问。即学人由于不了解而提出问题之问法。(九)警担,又作警载、警担问。即学人举问其他不相干之事而愚弄其师之问法。(十)置,又作置问问。即学人以古人问答语句来请益之问法。(十一)故,又作故问问。即学人以经论故事来请益之问法。(十二)借,又作借事、借事问。即学人借譬喻、事例来请益之问法。(十三)实,又作实问问。即学人从事实上来请益之问法。(十四)假,又作假问问。即学人以假设之语气来请益之问法。(十五)审,又作审问问。即学人呈露不审之点而进问之法。(十六)征,又作征问问。即学人以诘难态度提出问题之问法。(十七)明,又作明问问。即学人已明了一事复举问他事之法。(十八)默,又作默问问。即学人不表现于语言,而以动作进问之法。[人天眼目卷二]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