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念佛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梵语buddha^nusmr!ti,巴利语buddha^nussati。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(理念上之佛),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,或佛陀之功德,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,皆称为念佛,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。其中,由理法念佛,称为法身念佛;于心思上浮现佛之功德及佛相,称为观想念佛;而口称佛名,则称为称名念佛、口称念佛。小乘之念佛偏重思念释迦牟尼佛,大乘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,故所念之佛亦为数众多,常见者有念阿■佛、药师佛、弥勒佛、大日如来等。通常,念佛之对象,以阿弥陀佛为代表,故一提及念佛,一般皆以为念阿弥陀佛,且立即浮现佛之功德及其相好。
 于阿含诸经中,念佛为三念、六念、十念之一。念佛,即指对释尊表示归敬、礼拜、赞叹、忆念之意。由念佛之功德,能使贪嗔痴不起,可生于天上,得入涅槃。
 据般舟三昧经、大阿弥陀经卷下、旧华严经卷七贤首品等,皆立有念佛三昧法,即: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,且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,及其于众中之说法,如此念念相续不断,则能于定中见佛,亦得以往生佛国。如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之法门,若行人愿往生佛国而至诚持念佛号,则于命终时,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(极乐世界),称为念佛往生。又阿弥陀佛之本愿,系使念佛之众生往生极乐世界,故信解其本愿之念佛,称为本愿念佛;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,故又称智慧念佛。日本净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说,又谓末法浊世之众生根机劣钝,不堪义解、持戒或观想等行,仅信称念弥陀名号以往生,此称愚钝念佛。至于不参杂其他行法,专心称名愿生净土者,称为专修念佛。若以自力精勤称名,则称自力念佛;反之,若以弥陀赐与之信心,自然促其念佛者,则称他力念佛。此外,称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,称为事理双修念佛。
 于梵文本阿弥陀经中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‘念佛’,其最初之原语为 buddhamanasika^ra,后则演为 buddha^nusmr!ti。前者为‘作意’(起心)之意,后者为‘忆念’(意念)之意。又执持名号之原语为 manasika^ra,净土宗将其解为‘称名’,然由原语实难见出此意。
 兹将我国诸师对念佛之种种分类,列举如下;(一)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七,举出有相、无相二种念佛三昧,明示欲得无相念佛三昧者,应念法身佛,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,则念报身佛、化身佛。(二)智顗之五方便念佛门则举出五种念佛法门,其次第如下:(1)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,指行者于念佛时,则必生起愿生净土之心。(2)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,即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光明,以此光明照触一切罪障,令其悉皆消灭。(3)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,指所观之佛,乃从自心而起,别无境界。(4)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,指观想之心,亦无自相可得。(5)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,行者趣深寂定,放舍一切心意、意识,蒙十方佛之加被护念,于此,则智门兴起,任运无碍,成就圆满功德。(三)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五十六,亦举出五种念佛法门,即:(1)缘境念佛门,(2)摄境唯心念佛门,(3)心境俱泯念佛门,(4)心境无碍念佛门,(5)重重无尽念佛门。(四)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则举出称名念、观像念、观想念、实相念等四种念佛。(1)称名念,专心称念佛名。(2)观像念,观念塑画等之佛像。(3)观想念,观想佛之相好。(4)实相念,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。(五)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举出三世佛通念法,即:(1)念现在佛,专注一境而圆通三世。(2)念过去佛,知佛与众生乃迷悟之别,然二者之因果相同,无有二致。(3)念未来佛,生起一切众生平等而皆为未来诸佛之心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 此外,据传灯之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卷五、智旭之蕅益宗论卷七等所举,将念佛分为念他佛、念自佛、自他俱念三种(一)念他佛,即如念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之境,或念其身之相好,或念其法门、实相等,称为念他佛。此系庐山慧远等诸师所修之法门。(二)念自佛,即观现前一念介尔之心,无体无性,离过绝非,具足百界种种性相,与三世诸佛平等无二,若观至历历分明而一心不乱,则三昧功成,豁然破除无明之障,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。此系禅宗、天台宗等诸师所修之法门。(三)自他俱念,即观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了知众生乃诸佛心内之众生,而诸佛即是众生心内之诸佛,二者感应道交,自他不隔。此系永明延寿、楚石梵琦等诸师所修持之法门。
 日僧源信之往生耍集卷下末,将念佛分为寻常、别时、临终三种。(一)寻常念佛,系指日常之念佛。(二)别时念佛,系指于特定时间、场所之念佛。(三)临终念佛,则指临命终时,等待佛陀来迎之念佛。其中,寻常念佛又可分为定业、散业、有相业、无相 业等四种。
 此外,修行者为互相砥砺、同修念佛法门而结社集会者,称为念佛会、念佛讲、结社念佛。而修行念佛之堂宇,称为念佛堂。又长时相续之念佛,称为不断念佛、常念佛。静心凝神之念佛,称为定心念佛;以日常之散乱心念佛,则称为散心念佛。以念佛为每日必修之行,称为日课念佛。日常生活中,不论何时何地之念佛,称为长时念佛。称名多次,称为多念;仅念一声,称为一念。谓一声一声称名则可灭罪,称为念念灭罪。于昼夜六时礼拜念佛,称为六时念佛。于寒冷中巡行念佛,称为寒念佛。大声称名念佛,称为高声念佛、大念佛。又将称名配合于音乐而行,系始自唐代法照之五会念佛(配合五音曲调,分为五层次之念佛),此类附曲调以称扬佛名者,称为引声念佛、甲念佛;如以歌唱般之唱咏念佛,则称为歌念 佛。若扣击钲、鼓而边跳踊边念佛者 , 称为踊念佛。
 我国佛教之赞颂、歌咏,乃佛‘五会念佛’逐渐演变成为一般寺院中之梵呗。目前在台湾之梵呗,大约可分为二大派,即:(一)海潮音,属于大陆北方系统。(二)鼓山音,属于大陆南方系统。此鼓山音据传为福州鼓山寺所传。
 其他尚有摄心念佛、数息念佛、参究念佛、看话念佛、释迦念佛、观音念佛、药师念佛、弥勒念佛等多种念佛法门。总之,念佛之真义,在由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,念念不忘,亦即此‘念’是佛,则念念成佛。[杂阿含经卷三十三、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、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、那先比丘经、佛藏经卷上念佛品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、摄大乘论卷下、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、卷九念佛品、分别功德论卷二、观念法门、思惟略要法](参阅‘五会念佛’1166、‘天台宗’1342、‘梵呗’4635、‘净土宗’4684、‘禅宗’6455)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