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石经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指镂刻于岩石表面之经文。又作石刻经、石刻、石藏。大宝积经卷七十八、正法念处经卷四十八等均有刻经偈于石壁之记载。我国系以与儒家有关之石经为最早,较著名者为汉代熹平石经,及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)刻于长安之开成石经。至于佛经则一方面受北魏开凿石窟风气之影响,一方面本于‘正法久住’之意而有模仿儒家经典之石刻出现。现存佛教石经中,年代以北齐为最古,规模则以河北房山石经(石经山藏经)为最大,现存石经版四千余块,共刻佛经数千卷。
 又石经有壁面刻、摩崖刻、碑板刻或幢柱刻等不同之形式。刻于壁面上者,称为壁面刻,如河南北响堂山(又称鼓山)石窟之壁面上,镂写有维摩诘经、胜鬘经、孛经、弥勒成佛经等,其外壁刻有开国公唐邕之发愿文,为北齐天统四年(568) 至武平三年(572)所刻之石经。又河北居庸关过街塔内壁有元至正五年(1345) 所刻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、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等,各刻大小两种字体,计有梵、汉、蒙、回纥、西藏、西夏等六种文字,可比照而观,为极珍贵之语文资料,颇受重视。此外,隋开皇九年(589 ),刻于河南宝山大住窟之大集经月藏分法灭尽品、胜鬘经、法华经,及涅槃经之一部等;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
),刻于河南开封府繁塔内之十善业道经要略等;宋熙宁年间(1068~1077)刻于江苏苏州云岩寺之法华经普门品;南宋绍兴五年(1135),刻于浙江杭州六和塔内之四十二章经;唐代,刻于河南龙门香山洞之涅槃经;凡此,亦属壁面刻。刻于摩崖(磨崖)上者,称为摩崖刻,如山东泰山山麓经石峪,于花岗岩之溪床所刻出之大字金刚般若经等即是,年代及刻者均不详,或称唐邕,或以为韦子深所作。字体颇大,凡九百余字,字体雄浑,为石经中之最突出者。又北齐武平元年刻于山东徂徕山映佛岩之大般若经之一部,北齐初年,刻于山西辽州屋騋嶝之华严成就品,均属此刻。刻于碑板上者,称为碑板刻、石板刻,多刻于石板之两面而收藏于石室。如河北房山,即藏有自隋大业中至辽大安十年(1094)凡四百八十年间所刻之正法念处经、大般若经、大般涅槃经、大宝积经、成唯识论、阿毗达磨集论等八十五部石经,均极为有名。大陆之‘中国佛教协会’曾费时三年进行调查、发掘、拓印房山之石经,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于民国四十七年(1958 )完成工作,计拓印完整之石经一万五千张、残缺之石经七百八十多张,经碑、经幢、题名、题记等七十多张。此种石板石经主要分布于华北宝山、泰山、响堂山一带。又北齐天保年间(550~559),刻于山西风峪之六十华严经,系动用一百二十余碑板面镂写而成,板
高约一点三公尺,广零点六公尺,置于地下之回廊中。
 朝鲜、日本亦有石刻,惟不如我国之盛。朝鲜自古即流行石经,今存于全罗南道求礼郡智异山华严寺之华严经,系刻于新罗文武王( 661~680)时代,然今仅残存断片十一个。另外,于庆尚北道庆州石窟寺等,藏有经名不详之遗品。日本最古之石经,系由大和宇智川摩崖刻出之涅槃经碑,刻于宝龟九年(778),上有‘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’之偈及其他八十余字经文;福冈县宗像神社之阿弥陀经石刻,乃模刻我国湖北襄阳龙兴寺之碑,因比一般阿弥陀经多出二十一字而著称于世。据传是在建久之顷(1190~1198),由我国宋朝传入者,现为日本国宝;又丰后大野郡上井田村之山尾冢,埋藏有历应二年(1339)刻出之净土三部经;大阪之大镜寺亦藏有庆安元年(1648)刻出之观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之部分。[汉魏石经考、石刻佛经记、唐宋石经考、北宋石经考异、佛祖统纪卷四十二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十一、海东金石苑第二、支那佛教史迹评解卷一、卷三](参阅‘石经山藏经’2137、‘石壁经’2139)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