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思
摘自:佛学大词典
梵语cetana^,或 cint。心所之名。为造作之义。为七十五法之一,百法之一。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、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。近于现代语所谓之‘思想’、‘意志’等。思,在俱舍宗为十大地法之一,恒与一切之心相应。在唯识宗为五遍行之一,当心起时,必有思之作用。盖思乃令心、心所造作之法,为身语意三业之原动力。
依俱舍论卷十三载,思有思惟思、作事思二种:(一)豫先思惟所应作之事,称为思惟思。(二)欲作其事之思,称为作事思。此二者共称为思业;若已发动身、语二业,则称思已业。于此,思业同于意业,以心所之思为其体;思已业同于身、语二业,以色声为其体。然经部与大乘唯识宗则皆以思为三业之体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据成唯识论卷一载,思有三种:(一)审虑思,先对境取正因、邪因、俱相违等之相,加以审察考虑。(二)决定思,审虑之后,决定其意。(三)动发胜思,决定其意后,发动身、语二业,令发生作用。三者同于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所说之加行思、决定思、等起思。前二者相当于俱舍论之思惟思,后一者相当于作事思。然俱舍等主张思惟、作事二思以心所之思为体,别于以色声为体之身语二业,而大乘则主张三业皆以思为体,是为二者相异之处。又大乘依‘思乃造作之义’,而以眼触所生乃至意触之六思身为行蕴;然于俱舍等则谓,行蕴并不限于思,而广摄其他之心所及不相应法。[中阿含卷三十三释问经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]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