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四种三昧
摘自:佛学大词典
又作四种大道。指智顗之摩诃止观卷二上所举之常坐三昧、常行三昧、半行半坐三昧、非行非坐三昧。此乃将众多之‘止观行’依其实行方式而分类为四,藉由此四种行法,即可正观实相,住于三昧。止观行,即为得正智慧,而将心专注于一对象,并在身体上力行实践之谓。
(一)常坐三昧,为依文殊说般若经、文殊问般若经而修之三昧。即以九十日为一期,独居静室,结跏正坐,舍杂念思惟而系缘法界,观一切法皆是佛法,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。于一期中精勤不懈,念念无间,则能破除业障,显发实相之理。因仅修常坐一行,故又称一行三昧。
(二)常行三昧,乃依据般舟三昧经而修之三昧。又称般舟三昧。即以九十日为一期,于道场内,身常旋行绕佛,无有间休,口常唱念阿弥陀佛,心亦常想念阿弥陀佛,即步步声声念念唯阿弥陀佛。如此,精勤不懈,则可依佛威力、三昧力,及行者之本功德力,而于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于行者之前,故又称佛立三昧(佛立,为梵语 pratyutpanna 之意译)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(三)半行半坐三昧,指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、法华经而修之三昧。前者称方等三昧,后者称法华三昧。方等三昧以七日为一期,于道场内,诵持陀罗尼咒,旋行一百二十匝(周),一旋一咒,疾徐适中,旋咒已则却坐思惟,观实相之理,观毕复起旋咒,如此,反覆行之。法华三昧以三七(二十一)日为一期,修行之法包括严净道场、净身、三业供养、请佛、礼佛、六根忏悔、绕旋、诵经、坐禅、证相等次第。
(四)非行非坐三昧,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;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上之行、住、坐、卧,而含摄一切事物。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,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。即于一切时中、一切事上,随意用观,不拘期限,念起即觉,意起即修三昧。此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。
以上四种三昧之中,前三种均为实相之理观,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观。盖四种三昧为天台宗‘观心’时所必修之行法。在日本,最澄于比睿山亦建立四三昧院之道场以修之。其中,常行三昧对日本念佛法门之兴起,有深远之影响。[修忏要旨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、止观义例纂要卷一、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四、天台法华宗义集]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