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梵语gandha,巴利语同。音译为乾陀。乃鼻根所嗅之物,鼻识所分别之对象之一。为五境(五尘)、六境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七十五法、百法等之一。在品类足论卷一、法蕴足论卷十中,分有好香、恶香、平等香等三香。大毗婆沙论卷十三、俱舍论卷一中,则分为好香、恶香、平等香、不平等香等四种香。
 关于好、恶、平等之分类,大毗婆沙论卷十三由各种观点加以论说,例如香给予心所起之快、不快、非快非不快,抑或香能否滋养、损害我人之五官,或非滋养非损害五官,以及产生香之成因是由福业、罪业,或由四大种势力而来者等。又另对四香之中,等与不等之区别,是否可由香之力量保持平衡而滋养身体,或因不平衡而损害身体,或视香力之强弱而定等,凡此种种问题,亦均加以讨论。此外,如瑜伽师地论卷三,对香亦举出一种到十种之分类。
 由富有香气之树脂或木片等所制之成品,即称‘香’。以其原料之不同而分类,有栴檀香(亦作檀香,有白檀香、赤檀香二种)、沉水香(亦作沉香,为产于印度、南洋等香木之树脂制成)、丁子香(即丁香)、郁金香(郁金即番红花之花汁所压制)、龙脑香(樟脑之一种,产于南洋之香木制成),以上称为五香,密教作坛时,将之与五宝、五谷一同埋入地中。其他尚有薰陆香(亦作乳香,似松脂)、伽罗、真盘(又作真那盘,为含暗褐色之树脂,或指黑沉香)、安息香(为产于南洋之香木之树皮脂汁凝固后所制,或是将树脂磨成粉状)等。
 印度地属热带,气候炎热,故易生体垢、恶臭,为消除体垢与恶臭,遂将彼地盛产之香木炼制成香料,涂抹于身体,称作涂香;或焚烧香料,以薰衣服与室内,称作烧香、薰香。一般风俗习惯乃于寒天时烧香,而涂香则在寒天或热天时均可,然涂香主要仍是用于热天。
 烧香、涂香亦为供佛方法之一。依贤愚经卷三,迎请佛陀之仪礼有烧香之说。在法华经卷四亦谓,香、抹香(于道场、寺庙撒粉末之香,又作末香、粖香)、涂香、烧香等,为十种供养中之数种供养。密教中亦有阏伽水、涂香、华鬘、烧香、饭食、灯明等六种供养,可依次配于六波罗蜜,如除去阏伽水,则为五供养。此外,密教有将手腕涂香,而后观想自己本具之五分法身者。
 涂香或烧香时,所用香之种类因修法之类别(息灾、增益、降伏)而有所不同。此外,又视所供奉尊像之部别,而有限用之香,即佛部用沉香,金刚部用丁子香,莲华部用白檀香,宝部用龙脑香,羯磨部用薰陆香。然依毗尼母经卷五等谓,佛陀制定出家众除疗病外,不可涂香,故沙弥十戒中有禁止涂香之规定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 涂香时所用之香有香水、香油、香药等。烧香时所用之香有丸香(圆形之香。在密教修护摩法时,将之投入炉中供养,以此象征总集烦恼,并用智火烧尽贪、嗔等烦恼)、散香(粉末状之香。密教将微细烦恼、精进、愚痴等比喻为散香)、抹香(烧香所用粉末状之香)、练香(搅拌所成之香)、线香(线状之香)等。
 抹香之外,亦有用香水撒布道场或灌浴佛像者。在密教中,以牛粪、净好土、香水混合而成‘香泥’,可供修法时涂坛之用。又火葬时,以香木为薪材者,称为香薪。
 烧香又称焚香、拈香、捻香、告香、插香、炷香等。禅宗特别用拈香之称,常于种种场合中拈香,如开堂之日,祈求圣寿万岁之拈香,称为祝圣拈香;法会之时,为出席之敕使祝福之拈香,称为敕使拈香;接嗣法灯所作之拈香,称为嗣法拈香;为朝臣所作之拈香,称为臣僚拈香等皆是。此外,禅僧住职一寺,首次说法时,须把香献至其师之前,而来报告自己已成嗣法者,此香称为信香;至于对向自己烧香者之答礼所拈之香,称为还香(又作答香);代理他人烧香,称为代香;斋食时对僧众颁香,或巡堂时在诸尊前烧香,称为行香(行有颁与之意)。在我国,参拜寺院或纳香资,均称为进香。
 盛香之容器,称为香筥、香箱、香盒、香合;焚香之炉,称为香炉、薰炉、火炉;使香继燃不绝之盘,称为香盘、常香盘;香炉之有把手者,称为柄香炉、手炉。又装柄香炉、名香、如意之箱,称为香炉筥,此筥与戒体筥、居箱等,在法会时,同为导师等所用(密教中为大阿阇梨所用),在法仪等法会时,则由十弟子中之一人执持。
 或以香来比喻佛法之功德,例如戒香、闻香、施香,或戒香、定香、慧香、解脱香、解脱知见香(五分法身,又作五分香),又如佛殿之称为香室、香殿等亦属此类譬称。此外,在日本,同于花道、茶道,而有所谓‘香道’之盛行。[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、陀罗尼集经卷十二、旧华严经卷四十九、新华严经卷六十七]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