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相国寺
摘自:佛学大词典
(一)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。初称建国寺。系北齐天保六年(555)所创建。未久即告荒废。后有慧云者,至当地之福慧寺,于唐睿宗景云二年(711),购得寺北之新安典午郑景之宅,拟建院宇,安置丈八之弥勒像,偶掘地得碑,知系建国寺故址,乃改福慧寺为建国寺。睿宗延和元年(712),敕令拆毁不具名分之寺院,将铜铁佛像收入附近寺中。慧云叹而礼拜弥勒像,祈求垂现奇瑞,像忽放金色之光,满城信众闻之,争相瞻礼,采访使王志愔等录其祥瑞上奏,睿宗特颁赐‘相国寺’额,相国寺遂正式定名。开元十四年(726),玄宗敕令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图像,归而画于本寺之壁。另有智俨所画之三乘入道图,位于西库北壁,时人皆称奇绝。又寺内之东塔,塔中安置有文殊、维摩之像,系吴道子所塑。寺门一时甚盛。大顺二年(891)失火,七宝
佛殿等五百余间尽成灰烬,旋又恢复旧观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),五台山继颙来讲华严经,四众镌刻华严经一部于讲殿之三面石壁。其后,有贞诲、遵诲(继颙之弟子)、贞峻、归屿、澄楚等高僧皆先后驻锡,传布戒律,讲说经义。
本寺备受历朝君王所厚崇,宋太祖、太宗皆曾临幸。太宗且以烈火煆试佛牙舍利,见其光彩益显,乃作舍利赞,后改寺名为大相国寺。真宗、英宗亦作佛牙赞,并为之立碑。其后,金章宗、元世祖、明太祖均相继重修。明洪武初年,置僧纲司。宪宗时,改称崇法寺。后数经增建,至清顺治十六年(1659),贾复重修,复称相国寺。高宗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巡抚阿思哈奏请重建,以迄于今。然光绪末年,慈禧太后行新政,令各地建劝业场、游乐园以革民俗。当地吏绅乃以寺之东西院充之,集各业杂贩、屠沽、百戏于其中。遂使本寺成为万商云集之市场,与南京夫子庙、西安开元寺相类,已乏宗教之庄严气氛。本寺殿堂连瓦,建筑甚多,而以山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门、牌楼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罗汉堂、戒堂、藏经阁等诸堂之规模为大。[禅林僧宝传卷十四、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九、五灯会元卷十六、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一○七、职方典第三七九、大清一统志卷一五○、支那佛教史迹评解卷五]
(二)山号万年山,为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大本山。位于京都市内。日本弘和二年(永德二年,1382)为足利义满所创建,梦窗疏石开山。自创寺之始,即为京都五山之一,极具盛观。于应永元年(1394)烧毁。重建之大伽蓝又为应仁之乱之中心地带,遂致全毁。其法堂(亦即本堂)为唐式建筑,左右有走廊,形式珍异。开山堂前有禅宗式之枯山水庭园。寺内所藏寺宝甚多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