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印度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梵名Indu 。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南,为亚细亚大陆中央南方突出之一大半岛。又作身毒、申毒、天竺、天笃、身笃、乾笃、贤豆、呬度、印第亚、印特伽罗、末睇提舍、婆罗门国、沐胥、阿离耶提舍、因陀罗婆陀那。
 关于印度之名称,有诸多异说。早于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,即见‘身毒’之名。其后,后汉书西域传第七十八等举出‘天竺’之名。魏晋以来之佛典中,即多用‘天竺’之称呼。至唐代以后,则以‘印度’为主称。此外,据大唐西域记卷二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等载,‘印度’之意译为‘月’。另有一说,认为印度一词,系出自信度河(梵Sindhu )之梵名,后因波斯人与希腊人之次第讹传而成印度之称。
 印度之国土,可分成三个地形区,即北印度、德干高原与南印度。中古时期印度地方之划分,则为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等五区,称为五天竺、五印度。略称五天、五竺、五印。境内有印度河(Indus)、恒河(Ganges)、布拉马普特拉河(Brahmaputra)等三大河灌溉之,除西方之印度沙漠外,全境土壤堪称肥沃。恒河流域为全印度最热之地,热季气温经常高达摄氏四十九度,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则为世界雨量最多之处。
 印度文明,约于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时(或谓西元前三千年至前二千年),即于印度河流域滋生,称为印度河文化,当时即已发展出水利灌溉、计划缜密之街道、公共浴室、砖造楼房、排水系统等,极具现代观念之都市设计要素。西元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,考古学者在本区发掘出莫汗佐达罗(Mohenjo-daro)及哈拉巴(Harappa^)两座古都,即属此一时期之文明遗迹。西元前二千余年,雅利安族越过兴都库什山脉(Hindu Kush),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(梵Pan~ja^b )地方,其中之一部更自印度河流域蔓延至恒河流域,征服原住土著,渐次组织社会,形成其特有的种姓阶级文化。有关此类印度太古王统之记事,佛典所记载者不少。另于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(梵Maha^bha^rata )、罗摩耶那(梵Ra^ma^yan!a )等之记事中,亦举出不少印度太古之国名。至佛陀时代,则有所谓十六大国同时并存,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、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等,皆详举其一一之国名。此外,关于印度之梵文经典及文学着作,据现存之文献中可知,最古之梨俱吠陀,约于西元前一千二百年左右成立,系世界最古之颂歌集。其后,沙摩吠陀、夜柔吠陀、阿阇婆吠陀、梵书、森林书、奥义书等相续完成。
 印度原住民族达罗毗荼人(Dravidians)为非洲黑人与蒙古人混血而成之种族,其后入侵之雅利安人与之混血,乃成今之印度族。雅利安人阶级意识强烈,将社会分成四种阶级,即:(一)婆罗门(梵bra^hman!a ,祭司)。(二)刹帝利(梵ks!atriya ,王族)。(三)吠舍(梵vais/ya ,商人、农人)。(四)首陀罗(梵s/u^dra ,奴隶)。此种阶级制度,称为种姓制度、四姓。此外,尚有不属于种姓制度之贱民。雅利安人之宗教,原本崇拜存于自然力中之灵魂,并想加以统御,后逐渐转变崇拜多神,总称为婆罗门教。
 西元前五、六百年左右,婆罗门教日渐衰微,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革新婆罗门教之腐败,并为打破阶级制度而组成教团,耆那教亦为此一革新而共同努力。同时,尚有阇伊那、瑜伽等诸派之兴起,呈现蓬勃之现象。当时之中印度,西苏纳加王朝(梵S/ais/una^ga )勃兴,至频婆娑罗王之子阿阇世王时,君临摩揭陀国,为恒河中游之一大霸权。佛教受到阿阇世王之保护,盛行于当时之印度。西苏纳加王朝之后,难陀王朝(梵Nanda )代之而起。
 西元前三二七年(一说三二六年),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,占有印度河河畔之地。于此动乱之际,难陀族青年旃陀罗笈多王(梵Candragupta )崛起,平定北印度,以摩揭陀国华氏城(梵Pa^t!aliputra )为都,建立孔雀王朝(梵Maurya ),开拓与希腊间之交通,融合印度、希腊二文明,乃有所谓‘希腊印度式艺术’之诞生。至旃陀罗笈多之孙阿育王即位,笃信佛法,推行佛教政策,又派遣传教师至各国弘法,形成佛教之隆盛时代。其后相次兴起者,有贵霜王朝(梵Kus!a^m!a )、熏迦王朝(梵S/un%ga )、康瓦王朝(梵Kan!va )、萨哈王朝(梵Sa^h )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 西元三百年顷,笈多王朝(梵Gupta )兴起,于文学、艺术、建筑、科学等各方面均有辉煌成果,为印度文化史上之黄金时代。另于军事方面,曾讨伐北印度之大月氏,又曾抵御匈奴别支咽哒人之入侵,导致国力大挫,伏下覆亡之机。然于六世纪时之超日王(梵Vikrama^ditya )驱逐咽哒,文化武功一时兴隆,而为中兴之王。笈多王朝末期,小邦林立,其中较强盛之一邦建立伐弹那王朝(梵Vardhana ),亦称戒日王朝。六○六年,戒日王(梵S/i^la^ditya )即位。王乃一代英主,力行佛教保护政策,玄奘西游印度时,即值此王之治世。笈多王朝之后,又有卡鲁迦(梵Cha^lukya )、喀沙里(梵Kesari )等诸王朝兴起。
 在南印度,西元前二二○年顷,有案达罗王朝(梵Andhrabhr!tya )之崛起,至西元三百余年,此王朝之势始终强盛。于此时期,婆罗门教渐次复兴,而与佛教形成对峙之势,另一方面两教之间又彼此摄取特质。对复苏之婆罗门教而言,此时已渐汰旧更新,种下新婆罗门教(即印度教)勃兴之因;而于佛教之中,则有大乘思想之萌启,产生许多深远独特之教义。其后,由于中印度孔雀王朝之灭亡,佛教之中心乃逐渐移至北印度。直至西元八百年顷,佛教与印度教可谓交替兴隆,此起彼落,其后印度教势力愈盛,渐有全面压倒之势,而佛教则渐于印度本土没落式微。
 于孔雀王朝衰退之同时,大月氏族之阎膏珍侵入北印度,建立犍陀罗国之贵霜王朝,其孙迦腻色迦王大扩疆域,国威盛极一时,并行佛教保护政策,与阿育王同为印度佛教史上两大护法之帝王。曾于迦湿弥罗国,以世友尊者为上首,纂辑大毗婆沙论。另于东印度孟加拉,西元六六○年顷,瞿波罗(梵Gopa^la )建立波罗王朝(梵Pa^la ),维持东印度四、五百年之安定局势,历代君王皆崇奉佛教(大乘密教),尤以第四世之达磨波罗(梵Dharmapa^la )致力护持佛教,并建立欧丹多富梨寺(梵Uddan!d!apura )、超戒寺(梵Vikramas/i^la )等大寺院,作为信仰与研究之中心,对密教之发展有极大影响。
 西元一○○一年,回教王马穆德(Mahmud)侵入印度,直至一五二六年,蒙兀儿帝国(Mogul)建立为止,形成印度史上为期五百余年之回教时代,期间大肆破坏佛教与印度教之寺院、圣地,虐杀僧尼,导致印度佛教之全面灭亡。蒙兀儿帝国为铁木儿六世孙拔巴(Babar, 1483~1530)所建,亦信仰回教。拔巴之孙阿克拜大帝(Akbare)为帝国最伟大之帝王,在位期间,领土大扩,并对异教采取宽容政策。然至十七世纪,帝国逐渐衰微。
 另一方面,于地理大发现后,印度成为英、法、荷兰、葡萄牙人海外殖民之角逐地。一六○○年,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,逐渐取得控制权。一七五七年,克莱武(Robert Clive)率军大败印度各反对诸侯之军队,东印度公司乃成为印度之绝对领导势力。一八五八年,英国政府接管东印度公司而直接统治印度。于此之前,印度各地已开始酝酿独立运动,历经两次世界大战,始由甘地(Gandhi, 1869~1948)领导之‘不合作运动’形成普遍而有力之风潮,而于一九四七年八月获得独立。于同年,已有数百年强烈冲突之印、回两教问题,亦由英、印双方同意,成立巴基斯坦回教国。然印度分成两国后,印、回两教间之流血事件更为频仍。此外,巴基斯坦立国后又发生长期内战,经常有成千上万的东巴基斯坦难民涌入印度。至一九七一年十二月,经由印度援助下,击溃西巴基斯坦军,独立为孟加拉国。另于一九七五年五月,位于印度东北之锡金则并入印度,成为印度共和国联邦政府之最后一州(第二十二州)。
 今日之印度,印度教徒最多,回教徒次之,其余之佛教徒、基督教徒、耆那教徒、锡克教徒则为数甚少,其中佛教徒约有一千一百多万人。近来贱民阶级纷纷改信佛教,遂形成印度社会问题之一。印度教派每视佛教为其一支,而视佛陀为其诸圣之一。印度现今所遗留之古代绘画、雕刻,以佛教之遗迹为其宝库。印度独立后大都以佛教思想为其政治理想之蓝本,且将其国旗之纺纱车改为佛教之法轮,并以佛教之五戒为其推进和平政策之五原则。因此,佛教在印度之重要性有待重新之评估。
 印度现有人口约六亿五千万,占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十五,仅次于中国大陆。种族繁多,素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;语言纷歧,多达一百八十种(最常用者有十四种),成为印度发展之一大障碍。今日之印度,虽已拥有核子武力,然就全国而言,仍为贫穷落后之国度。矿产虽丰富,大多数却未开采利用。全国人口暴涨,文盲偏高,贫富甚为悬殊。卫生情况极差,人民普遍营养不良,医疗设施不足,死亡率极高。虽经政府积极推动长期五年经济计划,然成长率缓慢,各种建设大多仰赖他国之补助或贷款,国民生活水准低落,迄一九八○年为止,其国民年平均所得仅约八十美元(以一九七七年而言,我国国民年平均所得为一一八二美元,美国为七六八四美元),其生活之贫困可以想知。此外,宗教、种姓、种族等旧有纷歧,仍是社会之严重问题。[佛祖统纪卷三十二、唐书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、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五十八、慧琳音义卷十、希麟音义卷二、卷三、卷八、V.A. Smith: Early Historyof India; S. Robert: Indian Chronography; J. Dowson: A Classical Dictionary of Hindu Mythology]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