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印相

摘自:佛学大词典

梵语mudra^,巴利语mudda^。音译作母捺罗、慕捺罗、母陀罗、牟陀罗、目陀罗。又作手印、契印、印契、密印、印。即密教用来标示曼荼罗海会中佛、菩萨、天部等诸尊各自之内证三昧及本誓之外相。亦指修行者为相应于诸尊之本誓,以成就三密涉入之境地所结之手印。此外,诸尊所执之器物,亦称印相。印,信之义;即印可决定、决定不改、标帜之义。显教多用为印章、捺印、印可之义,密教则多指标帜之义,象征诸尊内证本誓之功德。又密教所说之印,以广义而言,大曼荼罗、三昧耶曼荼罗、法曼荼罗、羯磨曼荼罗等四曼荼罗皆称为印;此盖因四曼荼罗皆为法界标帜之故。狭义言之,则仅指四曼荼罗中之三昧耶曼荼罗,三密中之身密、诸尊之三昧耶身。而于一般密教典籍中,印契或印相一词多指狭义用法。凡夫众生之烦恼未断,若身持本尊之密印,口、意二密亦与本尊相应,则由三密相应加持之力,而与本尊相互涉入,得成就悉地。故印之意义,于密教而言,即指身、口、意三密中之身密。
 在密教之前,印度所行之印契较用者有:‘施无畏印’,乃右手开启,掌心朝外,举于肩侧之相;‘转法轮印’,乃置两手于胸侧,右掌与左掌相反,左右诸指轻触之相;‘触地印’,坐相,乃右手向地垂之相,又称降魔印、破魔印,为佛陀成道时之相;‘禅定印’,乃两手悉展五指,左掌叠于右掌下,呈冥想思惟之相,又作法界定相;‘施愿印’,乃右手伸展,掌心向外之相,又作与愿印、施与印。
 密教之印契极多,通常以六种拳与十二合掌为基本印(印母)。又一般修法中,多以十八契印为观法时之基本印相。关于印相之种类,据大日经卷六本尊三昧品、大日经疏卷二十所举,印相可分为有相(有形)、无相(无形)二种:(一)有相,即简别诸相而住于一相;又可分为二种:(1)手印,即诸尊所持之印,如金刚界大日如来之智拳印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法界定印等。(2)契印,即诸尊所执之器物,亦即标示诸尊本誓之器杖、刀、莲花等三昧耶形,如观音之莲花、文殊之利剑等。(二)无相,即不偏于一相而具足一切相,亦即举手投足皆为密印之境界。此无相之印相,契达印相之实义,为深秘中深秘之印。关于手印与契印之区别,就浅略而言,结于手上之印,称为手印;描画之印相,称为契印;就深秘而言,手印指诸尊及修行者所结之印相;契印指诸尊之三昧耶形以四种曼荼罗中之三昧耶曼荼罗为印。
 又密教中对结印之两手及十指有特殊之称呼,一般称两手为二羽、日月掌、二掌;称十指为十度(十波罗蜜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)、十轮、十莲、十法界、十真如、十峰。并将两手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,或配于定与慧、理与智等;将五指配于五蕴、五佛顶、五根、五字、五大等;十指配于十度。列表如右。
 此表中之五指配于五大,系根据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之说而来。又十指配于十度之顺序有二说,一说出自金刚智、善无畏所译之经论,如上表之十度(一);一说出自不空所译之经论,如上表之十度(二)。
 印相能标示诸尊之内证、本誓,故由一指之屈伸结印,即能令法界震动,凡圣同会。十指代表十法界,为曼荼罗之总体,故将十指屈伸离合可结成任何之印。凡夫众生虽未断除烦恼,但所结印相之力用与圣力相等,能驱使诸贤圣及诸天鬼神。又由密印之功力,能使护法之明王善神至修行者之身旁加以护持,并成就所愿。由于印相之功用甚大,故于结印时应恭敬慎重,修行者在结印前须先禀承师传,否则不但所结之印失去功用,又会受‘越三昧耶’之重罪。此外,结印修行时,为防止鬼神恶魔之扰乱,故应避免在显露之处结印,而以袈裟、净巾、衣端、法衣之袖等遮覆。又印相原为威仪行事上的身体动作,例如说法印,即以手的摆动来结印帮助说明;定印,系将两手置于趺座之上,以便利心之安定。
 印相最早时并无固定轨则,密教兴起后,采取印度教之行事而有印相之说,并进一步阐释印相之意义及利益。印相由于各种仪轨成立时间上之先后差异,及印度、尼泊尔、我国等各地传承之不同,而产生诸多差异。又密教金刚界、胎藏界两部曼荼罗诸尊之根本印不一,及依修法仪式而结之印相亦各异,致使印相之种类繁复难计。现今一般所用的佛菩萨之印相较重要者有;金刚界大日如来之智拳印、胎藏界大日如来之法界定印、阿弥陀佛之力端定印(又作弥陀定印)、来迎佛之安慰印、施无畏印、与愿印、吉祥印、合掌印等。此外,以同一尊佛菩萨而言,显教之印相与密教之印相亦时有不同。[陀罗尼集经卷一、略出念诵经卷一、苏悉地羯啰经、阿■如来念诵供养法、毗沙门天王轨、莲华部心轨、大日经疏卷十三、卷十四](参阅‘手印’1412)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