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元浩(唐苏州开元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
摘自:历代名僧辞典 - 顾伟康编
释元浩。姓秦氏。字广成。吴门人也。绮岁依晋陵灵山寺慧日禅师出家。具满律戒。配本州龙兴寺。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嘱累弟子。初受法华止观已得醍醐。唯以裂大网感大果成大行归大处以为大愿。宴居三昧常随佛后。希夷自得人莫能知。其秘密深远如海印三昧。不言出处常行佛事。与夫难行苦行更相祖述。默传心要为论为记。灵芝瑞草以为功德。传于后世者不同日而语矣。浩注解大涅盘经。为文首序。德美圆实志愿显现。盖录其所证之意而见于文。曰余闻先觉之大宝曰常。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。率土知化之归宗曰行。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证。然则以道御时。以法性合其运。当应物之际。与显晦同其光。恢张至化。而自他昭著者。实播于鸿名。钦恭闻思协和至极。四德克彰者实存乎妙体。格变群家历观诸行。至典克修庶绩有成者。实赖乎宗本。信以授人。大明宗极敷畅厥旨。庶几有补于将来者实存乎妙用。博综群言以立诚训。风行十方率用归顺者实存乎妙教矣。此浩之法要。如王辅嗣之法系辞司马迁之自叙管仲能言轻重孟子之传春秋。虽儒释不同其义一也。以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示疾。右胁累足入于涅盘。非二乘境界。真如来定也。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。起塔于苏州西北虎丘东山南原也。浩耽学味道不涉余事。常随然师听其言说。曾无倦色分析义理。泒流川注必默记而暗诵。一言不失。数年之后人始知之。然师曰。回也如愚。罕为人说。多辞以不能。及被梁田二君苦劝请之。始着涅盘经解述。浩与上都云华寺华严澄观法师。若孔门之游夏焉。其儒流受业翰林学士梁公肃苏州刺史田公敦。缁流受业者智恒子瑜道儒仲仪仲良五人。持经讲论传之无穷。大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。此四人者高洁之伦深练禅观。初浩为二官所请注经。预梦甚为奇特。又庭阶生花非人间恒所见者。祥鸟飞驯五彩绝异。刺史崔恭撰塔碑立于虎丘山罗汉石坛之左。后有行满道暹明旷。皆著述广天台之道欤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最新查询:
法藏(大仪)(周洛京佛授记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恒景(唐荆州玉泉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一行(唐中岳嵩阳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智升(唐京兆西崇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圆晖(怀远,崇廙)(唐中大云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玄逸(唐京兆华严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道氤(唐长安青龙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良贲(唐京师安国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礼宗(唐越州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法诜(唐钱塘天竺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潜真(道超)(唐京师兴善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澄观(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良秀(谈筵)(唐京师西明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慧琳(唐京师西明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五] 惟悫(慧震,弘沇)(唐京师崇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怀感(唐京师千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法海(唐吴兴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慧苑(唐洛京佛授记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智威(慧威)(唐处州法华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湛然(唐台州国清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智藏(唐越州暨阳杭乌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神清(义将)(唐梓州慧义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端甫(唐京师大安国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宗密(圆禅师,照禅师)(唐圭峰草堂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乘恩(唐京师西明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知玄(唐彭州丹景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僧彻(唐京兆大安国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六] 志远(元堪)(唐五台山华严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希圆(唐越州应天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玄约(唐绛州龙兴寺木塔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彦晖(梁滑州明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归屿(梁东京相国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令諲(后唐洛阳长水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贞辩(后唐定州开元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虚受(后唐会稽郡大善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可周(后唐杭州龙兴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贞诲(后唐东京相国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可止(后唐洛京长寿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巨岷(汉太原崇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