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葬
摘自:佛学大词典
将死尸埋葬之意。埋葬死者之仪式,称为葬式、葬仪、葬送、葬礼、送终、送亡。
印度古来即行土葬(梵nikha^ta )、弃葬(梵pra^sta )、火葬(梵agnidagdha )、曝葬(梵uddhita )等方法。在佛教,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八载,比丘死时,须用火葬;如无法火葬时,则行水葬、土葬或野葬(置尸于山野)。以上四种葬法,称为四葬。其中,野葬又称林葬,例如王舍城之尸陀林即是著名之林葬场。林葬又可视为弃葬,即将死尸委之于鸟兽啄食。弃葬加上上记之四葬,合称为五葬。至于有关‘葬’之仪礼,长阿含经卷三谓,佛之遗骸仿照转轮圣王之葬法,而行荼毗(火葬)。净饭王般涅槃经亦载,佛曾亲自执香,立于净饭王遗骸之前。大唐西域记卷二、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,均曾记载有关比丘之葬法。
我国以土葬为主,在儒家中,冠、婚、葬、祭均为大礼,故甚重视葬之仪礼,必将死尸纳入棺椁而后埋之,其遗族于一定期间服丧(服忌)。法律对此仪礼有所规定,亦或有禁止厚葬者。佛教受儒家影响,亦相当重视葬礼,然多以火葬为主。至于禅宗之葬法,有荼毗与全身入塔(土葬)两种。但在儒家认为火葬乃背孝非礼之举。对于僧侣之葬法,在释氏要览卷下及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迁化条,均有其仪礼之记载。历代高僧,每多行火葬。然火葬并未广泛流行于我国,例如东晋慧远,遗嘱曾言,将其遗骸露置于松下;唐玄奘及窥基等示寂后,皆全身埋葬。隋文帝、唐玄宗、宋太宗等诸帝先后立法恢复古制丧礼,宋高宗更明令禁止民间行火葬。此外,一般风俗认为有死后之世界,为减轻死者之苦,遂赠其财物,乃产生烧纸钱(阴钱、寓钱、冥钱)之风俗。甚或有为表达哀悼之意,而雇人代哭者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日本古来似亦以土葬为主,且有殉葬之风。佛教传入之后亦行火葬。平安时代即有火葬场之设立,称为三昧场(又作三昧所、三昧);传说畿内亦曾设有五(所)三昧场。然时代不同,其所设立之场所等,亦有所异动。又将一(所)三昧场称为五三昧。
禅宗之葬法,据僧堂清规卷五载,一寺之住持死亡,则由法缘或邻山之尊宿为主丧者,并行入龛、移龛、锁龛、挂真、对灵小参、起龛、奠茶、奠汤、秉炬等九项佛事;若略去挂真与小参,则为七佛事;或再略去入龛与锁龛,而为五佛事,然只有在平僧或在家信众之葬仪时始适宜省略。在家信众之葬仪,于下炬之际,给与引导(为救度死者,导师立于棺前唱诵法语);土葬时,则以撒土仪式替代下炬,并以似锄形之物作为引导。[长阿含卷十一阿■夷经、增一阿含经卷五十、四分律卷二十一、经律异相卷四](参阅‘三昧’580、‘荼毗’4782)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