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

关键字:


智称(齐京师安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

摘自:历代名僧辞典 - 顾伟康编

释智称。姓裴。本河东闻喜人。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。祖世避难寓居京口。称幼而慷慨颇好弓马。年十七随王玄谟申坦北讨猃狁。每至交兵血刃。未尝不心怀恻怛。痛深诸己。却乃叹曰。害人自济非仁人之志也。事宁解甲。遇读瑞应经乃深生感悟。知百年不期国城非重。乃投南涧禅房宗公。请受五戒。宋孝武时迎益州仰禅师下都供养。称便来意归依。仰亦厚相将接。及仰反汶江因扈游而上。于蜀裴寺出家。仰为之师。时年三十有六。乃专精律部大明十诵。又诵小品一部。后东下江陵。从隐具二师更受禅律。值义嘉遘乱。乃移卜居京师。遇颖公于兴皇讲律。称谘决隐远发言中诣。一时之席莫不惊嗟。定林法献于讲席相值闻其往复清玄。仍携止山寺。于是温诵小品研构毗尼。后余杭宝安寺释僧志。请称还乡。开讲十诵。云栖寺复屈为寺主。称乃受任。少时举其纲目示以宪章。顷之反都。文宣请于普弘讲律。僧众数百。皆执卷承旨。称辞家入道务遣繁累。常绝庆吊杜人事。每有凶故秉戒节哀。唯行道加勤以终期功之制。末方沙门慧始请称还乡讲说。亲里知旧皆来问讯。悉殷勤训勖示以孝慈。临别涕泣固留不止。还京憩安乐寺。法轮常转。讲大本三十余遍。齐永元二年卒。春秋七十有二。着十诵义记八卷。盛行于世。弟子僧辩等树碑于安乐寺。称弟子聪超二人最善毗尼。为门徒所挹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
最新查询: 法成(宋广汉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慧览(宋京师中兴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法期(宋荆州长沙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道法(宋成都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普恒(宋蜀安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法晤(齐武昌樊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审(齐京师灵鹫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昙超(齐钱塘灵苑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慧明(齐始丰赤城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慧猷(宋江陵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业(宋吴闲居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慧询(宋京师长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璩(宋京师庄严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道俨(宋彭城郡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隐(宋江陵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道房(宋广汉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道营(宋京师闲心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志道(齐钟山灵曜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法颖(齐京师多宝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法琳(齐蜀灵建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佑(梁京师建初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僧群(晋霍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昙称(宋彭城驾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法进(宋高昌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僧富(宋魏郡廷尉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法羽(宋伪秦蒱阪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慧绍(宋临川招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僧瑜(宋庐山招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慧益(宋京师竹林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僧庆(宋蜀武担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法光(齐陇西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昙弘(齐交址仙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昙邃(晋河阴白马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法相(晋越城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竺法纯(晋山阴显义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僧生(晋蜀三贤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法宗(宋剡法华台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道冏(宋京师南涧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慧庆(宋庐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