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普明
摘自:佛学大词典
(一)东晋交州刺史张牧之女。于隆安(397~401)年中,见昙摩耶舍来朝,即往广州白沙寺请问佛法。耶舍为其讲说佛陀诞生之缘起,又为之译出差摩经一卷。[梁高僧传卷一、出三藏记集卷五]
(二)南朝僧。山东临淄人。少即出家,善诵法华、维摩二经,而以忏诵为业。每诵法华经至劝发品,则必见普贤菩萨乘象立于其前;诵维摩经时,则闻空中之唱乐声。又因师善于以神咒救人,故于高僧传中,列属诵经篇之神人。刘宋孝建(454~456)年中示寂,世寿八十五。[梁高僧传卷十二、法苑珠林卷十七、感通录卷三、法华持验记卷上]
(三)南朝僧。浙江会稽道绍兴县人,俗姓朱。生卒年不详。初名法京,后改普明,又称国清普明禅师,属天台宗。陈太建十四年(582),入天台山,值智者大师讲经,即礼拜为师,作其弟子。专习禅法,行方等、般若等诸三昧,并持诵法华经。祯明元年(587),跟随在光宅寺宣讲法华经之智者前往金陵,以禅思为业。后又与智者共赴庐山东林寺,行观音忏法。终其一生,计造金铜像十尊,阅读藏经二遍,又书写其他经论,修造殿宇。八十六岁时示寂于国清寺。[续高僧传卷十九、佛祖统纪卷九、法华经持验记卷上、观音慈林集卷下]
(四)唐初僧。蒲州安邑(山西河东郡)人,俗姓卫。年十三出家,事外兄道慧法师。并为延兴寺童真之弟子。曾周游讲习,住无定所。十八岁即能讲说胜鬘经、大乘起信论。受具足戒后,即专研涅槃经、四分律、摄大乘论。大业六年(610),奉召入大禅定道场,居住十八年,声望、地位颇高。武德元年(618),住于蒲州仁寿寺弘道,讲说涅槃经八十余次。并造刻檀像数十龛。八十六岁时示寂。[续高僧传卷二十、释氏六帖卷二十一]
(五)唐代滑州龙兴寺僧。籍贯不详,或谓为西域僧。唐代宗大历(766~779)初年,师受胙县人之请,居于阿兰若。贞元八年(792)十二月,嘱咐门徒后,奄然坐灭,世寿百岁,或说三百岁。火葬后,计得舍利二十七粒,信者即在禅庭建塔供养。[宋高僧传卷十八、六学僧传卷十六、神僧传卷五]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(六)五代僧。籍贯、生卒年均不详。属青原行思之法系,为雪峰义存之法嗣。住于益州(四川)普通山,举扬宗风。师与学人之间有‘佛性与珠’之机缘问答遗留后世。[景德传灯录卷十九、五灯会元卷七]
(七)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。籍贯、生卒年均不详。为荐福道英之法嗣。住于福州(福建)等觉寺,举扬宗风。[续传灯录卷二十六、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二十四]
(八)元代僧。籍贯、生卒年不详。字雪窗,擅于画兰,为晦机元照(1238~1319)之弟子,与笑隐大訢同门。英宗至治二年(1322),江南能书之僧儒皆集于北京,帝命师书写金字藏经之际,当代之名德楚石梵琦亦参与。顺帝至元四年(1338),住持平江(江苏)云岩寺,至正四年(1344),住持承天寺,并重兴遭火灾之承天寺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